與其它題材相比,老年題材劇很難持續獲得較高的收視率與熱度,出現爆款的可能性極低。老年劇如何突破自身沉重感,從而獲得更加廣泛的受眾呢? 來源:傳媒內參-傳媒大眼 文/蘇湛 在全社會廣泛關注養老議題的大環境下,隨著老年題材劇備案增多與社會老齡化關注加深,老年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風口。接下來將有一批養老題材電視劇登場,當中包括已殺青的《八零九零》《誰與同行》、籌備中的《老家伙》《老人與!贰端~紅于二月花》等。但是,與其它題材相比,老年題材劇很難持續獲得較高的收視率與熱度,出現爆款的可能性極低。老年劇如何突破自身沉重感,從而獲得更加廣泛的受眾呢? 新風向: 走出一地雞毛,“文化”養老 許多老年題材劇會投入大量的篇幅,去刻畫兩代人之間因為觀念不同所產生的摩擦、隔膜、溝通困難等等。以至于走進了套路化,讓兩代關系的審視變得有些片面化?梢钥隙ǖ氖,老年題材可以融入不同的元素,但是元素不是創作者強加的,是源于生活的。巧妙地把熱點展開,會吸引很多人的眼球,但也會有一個風險,話題容易把“痛點”撕裂,展現的方式可能更加“魔幻與丑惡”。成功與否,這還要看不同人的不同的接受度。 當下,很多養老題材作品都選擇以年輕人視角切入,讓青年一代參與到養老工作中!独先伺c!贰端~紅于二月花》中,都有對兩代人友好互動場面不同篇幅的展現。 最新殺青的老年劇《八零九零》中,故事主人公除了一群性格迥異的老年人外,還包括幾個90后新青年。兩代人的世界在相互碰撞中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,最終改變了各自的生活姿態。 籌備中的《老人與!分v述五位退休老人重新起航,在新的環境中再一次尋找生命的意義;《老家伙》講述三個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人,直面人生下半場,重新認識和定義生命尊嚴的故事。相比于家長里短的一地雞毛,這些新作品,更加關注和展現了新時代背景下,“文化養老”問題。 新市場: 老年人生活更加開闊, 年輕觀眾逐漸推崇老戲骨 縱觀近年來的影視市場,“得年輕人者得天下”已然成為了行業普遍共識,反映老年人喜樂悲歡的電視劇可以說屈指可數,能收獲廣泛關注的更是鳳毛麟角。老年題材劇在近些年崛起,迎來新市場,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: 首當其沖的自然就是中國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,老齡化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。這也為老年題材劇帶來了強大的受眾基礎。并且,當下老年人的自我意識逐步覺醒,生活觀念與方式正在變的更加自由開闊,想想前一陣火起來的老年人表情包和老年人抖音號,同理,他們很期待能在熒屏上看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故事。 其次,隨著審美趨勢的不斷更新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,也不單單是朝著顏值方向發展,相反的,“老戲骨”們的演技也越發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,老年人的故事也越來越被年輕觀眾所重視。 第三,涌現了一批描寫老年人的優秀電視劇作品,也為老年劇做了良好的品質鋪墊,讓受眾有所期待。在國產劇發展歷程中,老年人角色大部分都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現,完全從老年人自己的視角出發,集中反映他們真實生活狀態的電視劇其實并不多見。大部分影視創作者認為老年題材的受眾規模并不大,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。近些年來,老年題材劇屢屢出精品,并且經常有老戲骨加持,每每從開機消息一放出,就備受關注。電視工作者嘗試深耕老年題材電視劇,也為話題劇類型的創作跳出了舒適圈。 新突破: 老年劇也有套路, 應如何甩掉自身沉重感? 深入分析,我們會發現,其實之所以老年戲不好拍,主要是由于一些所謂劇本的固化導致的。像我們本土的老年劇本,總是有一些所謂的條條框框難以突破。這些固化的印象形成的刻板模式導致觀眾看法同樣固化,導致沒有突破。 首先,從內容上來說,老年劇應該有更多的表現元素,不應僅僅只有代際關系。近幾十年來,中國社會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,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與多元文化的沖擊,讓代際之間的鴻溝前所未有的鮮明,老人把子女們當作自己晚年生活的精神支柱,子女們卻希望按照自己的獨立意志經營生活,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。但是當形成審美疲勞后就容易產生反作用。而基本上大多數老年劇都在將這種代溝擴大化,以便加劇戲劇沖突。 從人設來看,這一類劇對中國老人的形象塑造很難逃出“刻板印象”,千篇一律、似曾相識。這些設定已無法滿足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。如何深入挖掘老年人心理狀態、自我意識,反映他們最真實的欲望與追求,值得制作方深思。我們在創作過程中,應尋找時代背景下,老年人與新青年之間更多的共同關注點。由此在吸引年輕觀眾的同時,也不顯得內容千篇一律。 其次,從表現形式上來說,群像模式集中爆發引起審美疲勞。除了縱向的代際關系,老人之間橫向的友情關系也是很多老年題材劇的創作重點。但問題在于塑造老年人的友誼總是局限于集中老三樣,喝酒、跳舞、給兒女找麻煩!對于年輕化的觀眾群體來說,這些在生活中也能接觸到的雞毛蒜皮的小事,無法引起他們的強烈興趣。 從這種角度來看,老年題材需要找到合適自己的表現形式,做到娛樂性與社會性并存,從而收割更廣泛的受眾。代際關系還應是擴大受眾的重點突破口,但更應結合現實,擁有更加年輕化的表達,讓老年劇也有輕松下飯的延展。
|